手工造纸与武强年画,前者是浙江湖州安吉县上墅乡龙王村村民代代相传的造纸工艺,后者则是流传于河北民间的年画工艺,两项看似相去甚远的民间古老工艺如今同现 于龙王村的体验式手工造纸作坊内,让人惊叹的同时不由生出想要一探究竟的念头。
削竹——烧料——翻摊——晒纸,几尊铜人伫立在龙王村手工造纸作坊内,以其惟妙惟肖的姿态生动再现了手工造纸的各个过程。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一边解读古老的手工造纸技艺,一边亲身体验造纸的乐趣。龙王村党支部书记王志强告诉记者,打造传统手工造纸作坊,不仅能传承该村的造纸技艺,也能为安吉的乡村休闲旅游增添新的元素。
据了解,龙王村有着悠久的造纸历史,早在数百年前,龙王村的祖先们就以造纸为生,手工造纸最繁荣的时候,龙王村大约有10来户人家从事这个行当。由于手工造纸劳动强度大、艰苦,青年人不愿学习,手工造纸作坊纷纷关闭,手工造纸面临断档。
难道让传承百年的民间造纸手艺就此淹没于机械化的工厂生产之中,再也难觅踪迹了吗?为继承发扬手工造纸工艺,使之不至于濒临绝迹失传,龙王村结合该村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现状,在提出创建美丽乡村目标任务的同时,决心打造传统手工造纸作坊,保护和传承这一流传数百年的传统手工造纸工艺。
为了真实还原当地的手工造纸技术,龙王村村干部访遍了村里的老手艺人,将那些留存在老手艺人记忆中的片段连接起来。短短的八九个月里,在村干部的努力和村民的支持下,一座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手工造纸作坊迅速拔地而起。
然而,传承与发展是任何传统工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尽管龙王村的体验式手工造纸作坊已顺利建成,但村干部们的思索却还在继续:是保持传统,按部就班地教人造纸,还是进一步提升艺术品位,使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为村民增收?
就在村干部为寻求发展出路犯难的时候,一名热心人士主动为龙王村牵线搭桥,表示可以帮助其引进河北武强年画技术。何谓武强年画?武强年画作为我国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始于宋元时代,曾行销大半个中国,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绘、刻、印、裱4道工序全部为手工工艺,经过数百年历史风霜形成浓郁的地方特色,被国内有关专家称为“民俗美术的敦煌”,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人员誉为“东方圣经图解”。
“客人在体验造纸乐趣的同时,还可以亲手印制年画。”龙王村村主任张春华说,“我们一拍即合,在县、乡领导的带领下,到武强去考察了两次。”经过考察协商,2009年底,武强将多款年画模板送到了龙王村,并派出技术人员前来指导。
如今走进龙王山的游客已经可以正式体验亲手印制年画的乐趣。而村里又开始计划请技术人员制作有关龙王村历史风貌的模板,用心将这篇与纸相关的文章做好做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