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广东(右)正在生产现场与外国专家交谈。
记者见到应广东总工程师的时候,他刚刚从“23号机”试车现场回来,虽然从凌晨4点到7点仅仅睡了三个小时,但是应总的精神依然非常高昂:“很高兴啊,试车非常成功,可以生产了……”他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数百米长的生产线,语气中透漏出成功后的自豪感。
今年45岁的应广东于1985年从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制浆造纸专业毕业。1999年,应广东加盟山东太阳纸业,担任副董事长兼总工程师,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项目,使太阳纸业年产量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由不到10万吨增长到200多万吨,迅速跨入到国内造纸的先进行列。 2007年他主持完成了35万吨/年“涂布白卡纸”项目建设工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8年主持完成的40万吨“无菌液体包装纸板”生产线为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设备,同时该产品也填补了亚洲空白。2009年主持的“化学机械浆废水零排放技术”的研发,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要求。属国内首创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一个个里程碑式的突破记录了应广东在技术创新上呕心沥血的付出。谈到这些的时候,应总一言带过“那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负责化学机械浆生产的安庆臣经理告诉记者,应总的家人都在国外,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他放弃了与家人一起生活的优越条件,全身心地投入到造纸行业中。为了方便工作,他常年住在厂区内的招待所里,平时经常加班到深夜,有时刚刚躺下就又被叫到生产线上,这都是常有的事情。“24小时随叫随到”这是应广东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采访中,一位工人悄悄地告诉记者,“化学机械浆废水零排放技术”研发过程中,应总连续7个昼夜奋斗在生产一线,饿了和工人们一起吃工作餐,渴了喝些白开水,困了累了就随便躺在椅子上休息一下,直到合格浆下线,应总紧缩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采访结束时,应广东更多向记者提到社会责任,正是这样一种社会责任的重担在肩,才促使他坚持环保生产的原则,积极研究绿色造纸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