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旱。人心焦灼。
但类似下面这样的说法仍能时时耳闻:“我可早就预言过桉树会导致大旱的,这下可应验了吧,谁叫你们不听我的?!”这话的关键在于后半句,但把脏水泼到桉树身上,却颇有些不地道了。
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桉树,不挑气候不挑食,不长虫害光长个,和松树、杨树并列为三大速生树种。造纸、制药、建材……桉树通身是宝,迅速成为众多林区的摇钱树。可就因为这副吃草挤奶的好身板,惹得环保主义者十分不爽。
他们说,桉树林罪孽深重,泉水枯竭,土壤肥力降低,生物似乎也变少了(有个唬人的专门词汇,叫做“生物多样性减少”)……简而言之,桉树这种霸王树,不仅大量抽水吸肥,让土地变干变贫;甚至释放毒素,使得“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
生活经验当然是支持的,尤其是当心中本来就有了这种观念之后,证据自然能够信手拈来,而且印象会特别深刻。但是,先后出现的现象一定存在因果关系吗?羽绒服销量上升时,哮喘病发病量同期升高,是不是说明穿羽绒服会导致哮喘?真正原因很可能是与这两者相关联的另一个隐藏因素——低温。
类似的,地下水减少固然和桉树吸水相关,但根源并不在于桉树特别浪费水,而是因为它生长过快,因此在相同时间内吸水更多。事实上,以相同干重的物质为标准,桉树反而需水更少,这也是它们能在贫瘠土地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原因之一。按照《Tree Phisiology》上的说法,管理得宜的话,桉树同样能够涵养水源。
无视考拉的话,桉树林下生物种类似乎确实不多。有可能是这片土地本身就比较贫瘠,桉树这边独好。更可能的原因是挺拔的桉树太过密集,遮挡了其他植物赖以生存的阳光。当然,桉树确实会分泌物质抑制对手的生长。很不厚道吗?蜂后还会分泌激素让自己的子女永远没法性成熟,做一辈子苦力到死仍是处子之身,连爱情的滋味都尝不到呢。
对于那些啃着大理石纹安格斯牛肉的颐指气使者而言,最环保的做法永远是保持原状,经济增长等同罪过。然而桉树本身罪在何处?决定桉树林是否环保的关键,在于怎样种植和管理桉树。可惜的是,自认为有道德和智力优势的指责者们,却把炮火都集中在桉树本身。
退一万步,就算桉树导致地下水变化,又怎么解释降水的减少呢?如果降水是由别处送来,自然就与本地的水源变化无关。要是降水仅仅来源于本地的蒸发,降水应该更多才对呀,毕竟蒸发量增多了嘛?
环保主义作为一种个人价值观,如果真能在生活中一以贯之,那是绝好的玩意儿。但它偏生又是阿米巴原虫,喜欢四处繁殖,感染良民。不过,环保主义阿米巴要想提高感染成功率,还得多学一点逻辑学,而不是逮着每一个灾难炒作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