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现场
在江苏华机集团西大门,记者看到,装潢一新的华机科技楼已正常运作,门口挂着的几个金灿灿的牌子表明了这座科技楼的不简单:“中国工程院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后工作站”、“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华机集团技术研发中心”……集团董事长沈仁兴告诉记者:“这里是集团的研发中心,并争取在今年成为国家级研发工程中心。”
一个已经在行业里拥有一定话语权的龙头企业,何以花费巨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组建研发中心?沈仁兴说:“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原动力,成为中国最大的制浆造纸装备制造商。”这也彰显了一个已经在造纸机械行业摸爬滚打了近30年的企业家的雄心:争做中国制浆造纸装备的引领者!
成长历程
从1980年1月成立至今,江苏华机集团已经走过将近30年的辉煌岁月。如今,它已经是国内最大的制浆造纸装备生产基地。
1986年,仅靠企业的几个“土专家”,华机开发出我国第一台用于造纸行业的板式蒸发器。1999年,华机集团再次自主研发了50~300T/D湿法备料、连续蒸煮系统。2006年,他们又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先进技术的国内制浆造纸装备。2008年,该集团又成功为金光APP集团建设800T/H的蒸发器,单笔合同金额达到1.28亿元,将于2010年8月份投运。
近年来,华机在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同时,又大大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
2009年9月8日,年产10万吨的重庆维尔美纸业有限公司项目在重庆潼南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6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新增1500人就业,实现销售额18亿元,利税1.5亿元。该工程已于去年11月份开工建设,当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第一期工程将于今年10月建成投产。
重庆维尔美项目倾注了华机集团上下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从规划设计、选址建设,到人员配置、设备选购、投资环境等各方面,都是高起点、高投入、高水准。“重庆维尔美是华机集团走出去战略的第一步,第一步一定要踏实坚定地走好!”集团总经理沈滨告诉记者,他们的目标是把重庆维尔美建成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质量最好的高档生活用纸生产加工基地之一,进入国内生活用纸的前五强。重庆维尔美纸业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重视,已两次到重庆维尔美纸业建设工地视察指导工作。重庆潼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重庆维尔美纸业的建设作为县委县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来进行服务。
企业要做强做大,走出去是一种必然选择。去年以来,华机集团在加强对张家港地区各个子公司整合的同时,大大加快了进军重庆、广西等西部地区的步伐。依托本地企业和“走出去”两条腿走路,到2015年,整个华机集团销售将超过50亿元,进入张家港骨干企业行列。
在“走出去”的同时,华机集团还开始涉足金融领域,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去年以来,华机成功参股中国民生银行潼南支行,成为其重要股东之一;参与设立张家港保税区锦泰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眼下,华机正在联合相关企业组织成立村镇银行,有望在张家港金融领域再掀风潮。
今年1~4月份,集团公司已完成销售5.38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全年预计实现销售25亿元。
老总感言
“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这是华机集团总经理沈滨最喜欢说的一句话。
“科技创新是打造百年华机的灵魂。”今年5月中旬,36岁的沈滨刚刚荣获“张家港市科技创新创业市长奖”。正是这位年轻人,将他父亲一手开创的华机集团发展得更兴旺,走得更远大。沈滨认为,自主创新之路永无止境,华机集团将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自我创新能力,突破国外技术壁垒,迅速将制浆造纸行业关键设备国产化,减少国内制浆造纸企业的投资,为中国民族造纸行业的腾飞作出自己的贡献。
记者手记
造纸机械行业要把技术创新放在重要的位置,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就会产生国内造纸机械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做成熟的企业,卖成熟的技术。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30年来,华机集团始终不渝地坚持科技兴企,企业自主创新的道路越走越宽。尤其是近两年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企业发展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