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陆
服务热线:400-021-2668    
·当前位置 > 新闻动态 > 最新公告
湖南攸县:深山峡谷里的现代“蔡伦”
--2010/6/6  

每年四、五月份,攸县部分村民便上山砍楠竹,置水中浸沤,使竹子腐烂成棉絮状,再经抄纸、榨纸、启纸、晾晒等工序,一张完整的纸便造成了。

湖南株洲攸县籍网友 “山里新人”近日在网上发帖称,攸县莲塘坳乡居联村泉坪组村民,像古代蔡伦那样造纸,堪称造纸术的 “活化石”。

居联村泉坪组位于攸县东南部,处罗霄山脉中段的峡谷中,交通不便。该组有20来户人家,家家都以造纸为生,掌握着一整套造纸工序。据村支书介绍,长期来,泉坪组村民主要靠这一手艺维持生计。村民们造出纸后,把纸打捆,翻山越岭到几十里外的集镇销售,颇受欢迎。一些从台湾回家探亲的攸县籍老人,还专程过来买上几捆纸。

40多岁的谭桂兰,造纸已有20多年。她说,每年四、五月份,村民就会到山上砍楠竹,再将竹子砍成数截,置水塘中,添加石灰,慢慢沤上数月。待竹子腐烂成棉絮状后,他们在作坊里,用脚板反复踩踏直至糊状,接着将这些半成品抛入四方木桶中,用竹竿反复搅拌,至糨糊一般。

造纸工序中,最难也最讲究的环节是“抄纸”。村民用竹竿在木桶中 “前后左右”迅速搅动,待纸浆均匀地粘在竹竿上,再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入木架上,一张张 “湿纸”就这样 “诞生”了。熟练工一天可提700张纸。如此反复,层层叠加,堆上数万张后,再进行 “榨纸”,将水分压榨出来。压榨后的 “湿纸”往往会粘贴在一块,需要人工将其分开,这就是 “启纸”。经过剪切、整理,把纸放在竹竿上晒干,一张完整的纸张造成了。由于造出的纸比较粗糙,当地俗称 “草纸”,主要用于民间祭祀、鞭炮生产等方面。

据当地老人说,村民造纸的历史可能上千年,具体起源已无从考证。这一祖传手艺,曾经有过鼎盛时期,如今已鲜为人知。

[ 关闭 ]
友情链接: 环力猫胶带 中国胶带网 胶带切割机 淘宝店铺 阿里巴巴 中国DESSCO胶带公司 英文网站 网站排名 站长工具 NOK 百度一下
德斯科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横长泾路188号
营销中心:0512-36833222 36829222 36858333 传真:0512-86176699 67564668(网络)
业务经理:李小姐 13405178780 15862668567 国内贸易部:龚先生 15895651525
E-mail:18012668555@163.com 点击这里与我们即时沟通  点击这里与我们MSN沟通
苏ICP备2020058452号-3
欢迎光临,你是本站第: 位访客,版权所有:德斯科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