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上周末发表推进人民币汇改步伐的声明,即由目前紧盯美元的方式,逐步回复至金融海啸前与一篮子货币挂勾的机制,以及增加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弹性(最新浮动区间为每日上下限波幅0.5%),因而触发市场对人民币将加速升值的憧憬。
然而,中央其后重申,推进汇改并不等于将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升值,况且,人民币既然回复与一篮子货币挂勾,若美元持续近期强势,人民币汇价则可能不升反跌。
不过,若从中长线角度看,加速汇改步伐对内地整体经济属利多于弊。笔者认为,中央于此时重提汇改,某程度上是为了纾缓国际间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再者,中国5月份CPI按年升3.1%,显示通胀压力逐渐逼近,故人民币有序升值确可减轻原材料的进口成本,有助纾缓“输入型通胀”压力,令中央可有更大空间押后加息时间表,避免打击企业投资及市民的消费意欲。
当然,人民币升值将难免损害内地出口企业,惟这却可加速内地经济结构转型,因内地人民对海外产品的购买力上升,自然有助配合中央强调的“扩内需、减出口”的未来经济发展方向。
同时,人民币加速升值对内地造纸业可为一大喜讯,原因是内地造纸业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进口木浆、废纸占耗用原材料的近40%。汇改后购买力增强,有利于降低进口原材料成本,假如人民币升值2%,可使成本减少0.51%,毛利率提高3.01%,利润总额增加达8.79%,相信一众纸业股中线可受惠其中。 |